一、合同解除后的赔偿问题怎么解决
对于已经发生的、实际存在的、符合法定条件的损失,它必须与违约方的不当行为存在法理上的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而且其大小不得超出违约方应当预见并愿意承担的范围。
在法律意义上,所谓“合同解除”,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双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通过合法途径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
一旦合同签订生效,便会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
合同解除可以分为基于双方协商达成共识的合意解除以及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定解除这两大类情况。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解除后违约条款的效力有哪些
合同解除之后,有关违约责任的条款依然具备法律效力。
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合同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正式宣告终结之后,仍未影响到合同中关于结算及清理的具体条款的有效性。
这其中便包括与违约行为相关的条款,因此在合同得到解除之后,当事各方仍可依据违约责任的具体条款向另一方提出合理的损害赔偿请求。
同时,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明确规定,当合同由于出现违约情况被依法解除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有权向违约方主张其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以上是关于合同解除后的赔偿问题怎么解决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