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与违约的区别

#合同纠纷更新时间:2025-02-05 10:02:10 144人浏览
安娜律师
安娜律师
擅长:知识产权、投资纠纷、合同纠纷
一、

缔约过失与违约的区别

  缔约过失与违约,两者虽在表面上有所相似,实则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包括:

  1.两者产生的依据截然不同。

  (1)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尚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等情形下产生的,此时合同尚未生效,一方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通知、说明等先合同义务而需承担责任。

  (2)违约责任则仅能在已生效的合同中产生,即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2.两者保护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1)缔约过失责任旨在保护缔约双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形成的信赖利益,如因一方过错导致合同无法成立或无效时,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2)而违约责任则更侧重于保护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基于合同实际履行所获得的利益。

  3.责任发生的时间点上,缔约过失责任仅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即要约或承诺阶段,或合同虽成立但无效、被撤销时。而违约责任则发生在合同成立且生效后,当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

  4.两者在赔偿损失的范围上也存在差异。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包括直接财产损失及可预见的利益损失。而违约责任则赔偿的是履行利益的损失,即合同完全履行时当事人应获得的利益。

  5.责任形式方面,缔约过失责任仅限于赔偿损失,而违约责任则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多种形式。

二、

缔约过失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这种情况下,一方并无真实订立合同的意愿,而是利用磋商过程损害对方利益。例如,为了与竞争对手争夺收购机会,故意拖延谈判时间,导致对方错失良机。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这包括隐瞒标的物的瑕疵、无权代理等关键信息,以及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误导性信息,以引诱对方订立合同。

  3.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这是指一方在合同磋商过程中,未经对方同意,擅自泄露或利用对方的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

  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涵盖了除上述三种情形外,所有违反先合同义务、损害对方信赖利益的行为。

  以上情形均构成缔约过失责任,需由过错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咨询
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陆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徐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徐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陆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沈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徐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沈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图文说法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