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法律上规定是如何的
赠与合同在法律上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一规定明确了赠与合同的基本性质,即它是一种无偿的、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同。
1.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体现了其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2.在赠与合同中,赠与的财产不仅限于所有权的移转,还包括其他形式的财产权益,如抵押权、地役权等。这种多样性使得赠与合同能够适应不同的财产类型和赠与需求。
赠与合同的定义性质
赠与合同具有独特的性质,它是一种双方行为,需要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这意味着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受赠人也需要有接受的意思,合同才能成立。
1.赠与合同还吸收了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合理因素。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即具有诺成性。
2.赠与合同的生效往往需要等待交付赠与物或办理相关手续,这又体现了实践合同的特点。
3.从法律性质上看,赠与合同属于无偿行为。除非合同中双方约定附条件的义务,否则原则上受赠人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这体现了赠与合同的单务性。
《民法典》下的赠与规定
《民法典》对赠与合同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赠与合同的成立、撤销、履行以及赠与人的责任等方面。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
2.《民法典》还规定了赠与财产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情形,以及赠与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财产毁损、灭失时的赔偿责任。
3.赠与可以附义务,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如果赠与的财产有瑕疵,赠与人通常不承担责任,但附义务的赠与除外。
4.在特定情况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不履行扶养义务或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
5.赠与人的撤销权行使有一定期限限制,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6.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撤销赠与。
7.《民法典》还规定了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时,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情形。这些规定为赠与合同的履行和纠纷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