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的区别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性质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来说,就其适用的条件而言,合同终止并不仅限于某一方当事人违约的情形,而是可同时适用于未违约之情况;相比之下,合同解除则通常仅适用于某一方当事人拒绝或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案例。
进一步而言,这两种现象所适用的范围亦颇具差异。
其中,合同终止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持续履行的合同类型,如租赁合同、工程类合同以及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等,这些合同往往由于债务无法一次性履行完毕,故需通过持续性的履行方可实现合同目的;
合同解除原则上仅适用于非持续性合同。
最后,从法律效果来看,合同终止将导致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原有合同关系消亡,从而引发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则倾向于恢复原状。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退了押金算合同解除了吗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当解除租赁合同时,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所有权利和义务亦随之终止。
在此情况下,作为出租方的一方有责任将承租人已支付的租金全数退还给其本人,但在结算之时,可从已经收取的总租金中相应地扣除居住期间所产生的租金部分。
双方还需依据各自所犯的过失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及赔偿责任。
举例来说,若出租方严重违反了租赁合同中的约定条款,那么承租方有权单方面解除该份合同,并向出租方追索相应的违约责任。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承租方必须先以书面形式通知出租方,并按照相关程序完成相关手续,才能使解除合同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 1 合同解除前几天通知
- 2 残疾人保障金不交会怎样
- 3 手写的附加条款有法律效应吗
- 4 转质押是什么意思
- 5 追债起诉在原告地还是被告地法院
- 6 缔约过失与违约的区别
- 7 购买盗版软件是否构成销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