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的解除?

#合同纠纷更新时间:2025-02-05 10:02:10 51人浏览
李亚敏律师
李亚敏律师
擅长:民间借贷、期货交易、涉外经济

所谓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作为合同体系的一项法律制度,合同解除具有以下法律性质:

(1)合同解除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合同只有在有效成立后、履行完毕前才发生合同解除的效力。可撤销合同及无效合同因属于效力瑕疵或欠缺的合同,不受合同解除制度调整。

(2)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为避免当事人滥用合同解除制度,从而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性,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必须具备法定条件或约定条件,禁止当事人任意解除合同。所谓法定解除,是指由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解除合同的行为。例如,<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5种情形。所谓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出现解除合同的条件时,合同解除。当然,当事人不必在订立合同时就约定解除合同,也可以事后经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3)合同解除必须有解除行为。我国法律没有采纳当然解除主义,即具备合同解除条件,就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当事人要解除合同,必须有解除行为。合同解除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第二种是享有法定或约定解除权的一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解除方必须具有法定或约定解除权,没有解除权的解除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

(4)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使基于合同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合同关系)消灭。理论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权的效力是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所谓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是指当事人负有恢复原状的义务,亦即合同解除的效力溯及既往。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权的效力是合同关系向将来消灭。所谓合同关系向将来消灭,是指合同关系自解除时消灭,合同解除前的关系仍然存在,亦即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我国(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由此可见,我国合同法采纳的是第一种观点,即合同解除的效力溯及既往。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咨询
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陆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徐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徐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陆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沈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徐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沈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阳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图文说法律师排行榜